{ 记一位我熟悉的人
首页 / 记一位我熟悉的人

记一位我熟悉的人

2023-03-30 10:03:40
记一位我熟悉的人

记一位熟悉的人

要说我最熟悉的人,那就数班里大名鼎鼎的许凯了。他今年11岁,调皮捣蛋,但成绩却总是顶呱呱,大家都很喜欢他。

他在他家,他做主,他在我家,还是他做主。有一次,许凯在我家玩,没事做,看电视吧,可看的节目不同,我看“少儿节目”,他要看“点歌频道”,我们闹得不可开交。于是我使出了“杀手锏”:“你要不看你就回去!”

我只好依他,“好、好、好,就看你的点歌频道吧,我可去玩电脑了!”。可没等我把话说完,他就说“你看你的少儿节目吧,我去玩!”,

我们又闹得天翻地覆。最后实在不行了,我们决定议和:“我们还是一起玩电脑吧!”。

于是我们关了电视机,打开电脑玩起了“泡泡堂”。玩着玩着,忽然想起今天是“奇域”的最后时间呀,我就对许凯说:“我关一会泡泡堂,等会再进,好吗?”

从那次以后,我们就约法三章,成了更贴心的死搭档!

记一位熟悉的人

熟悉的人有很多,但我最熟悉的是我的姥姥。花白的头发,额头,眼角,脸上,都布满了深深的皱纹,就像一根根琴弦。牙齿已经快掉光了。

姥姥很少买馒头吃,他说:“一元钱的馒头还不够两个人吃,要是一元钱的面蒸成馒头,三个人也吃不完。”所以,姥姥都是亲自在家蒸馒头。姥姥大约三四天蒸一次馒头,每次和面,只要我在家,都要站在她旁边看。姥姥先在盆里放一些水,又舀了一些面,然后便用右手去搅拌。一会儿,她的手上都沾满了面。心想:“看你怎样才能把手弄干净?”姥姥不时的往面盆里廖水,几分钟后,便把面盆,面,手都弄得光溜溜的,这就是姥姥说的“三光”。

“ 现在可不能蒸,还得让面团在盆里睡上半天才能蒸。”

终于等到姥姥蒸馒头的时间了,我打开面盆的盖子一看,“哇”我惊叫到:原来的半盆面现在足足有一盆。就问:“这面怎么变多了?”

“面团只有好好睡一觉,才能变大变软,蒸出的馒头才好吃”

于是姥姥又开始在面盆和面 ,和好后,放在案板上搓成一个长条,然后用刀切成一个个小馒头的形状,放在蒸笼上,最后放入锅内。半个小时后,白白的馒头就可以出笼了。

这就是我的姥姥,一个平凡,节俭的老人。我爱我的姥姥。

记一位我最佩服的人

我最佩服的人就数她了。

她一头以金黄色为发梢的长头发,与我差不多高。比我胖,但也很苗条,所以我与她总是想着如何长肉。

她作文写得很好,曾经有2篇作文获得全国第一名。我曾经看过她写作文的整个过程,可真是一丝不苟。起先她先上网搜查资料,然后在整理整理,补充点?删除点。然后重抄一遍。抄完之后,我拿起一看足足写了五?六张大纸。我心想:写的也太多了吧!“你写这么多干什么?”“我都比你大五岁,你认为我还要写的和你一样多啊!就写600字左右啊!”“也是啊。”她又低下头去查另一篇作文的材料。在我和她说话的时候,她竟然连头也没回一下。她干活也很好,似乎天底下没有她干不好的活一样。

有一次,我们自己买好材料准备烤羊肉串,我试了一下串羊肉,结果串上的羊肉很快掉了下来。我一看她串的既好看又不往下掉,串的很好。她还非常关爱父母,只要别人在她面前说她父母的坏话,她一定顶回去。在她很小的时候,也就七、八岁的时候,妈妈领着她出去玩,来到邻居家门口。邻居开玩地说了一句妈妈的坏话。结果被她骂了一顿。我太佩服他了竟然有如此勇气对抗比自己大好几倍的大人。要是换了我,早就找个地方藏起来了。这就是我最佩服的人,即勤劳又关爱家人,还文采好的人——我的姐姐。

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城阳镇东关二街106号初三:董胜德

记一位最熟悉的老师

我最熟悉的老师,就是我的妈妈。夜很深了,人们早已进人了梦乡,周围静悄悄的。我忽然被一种东西的声响惊醒,睁开眼睛,用手撑起身子,见台灯还亮着,桌上的闹钟有节奏地响着,时针已指向十二点。我揉了揉眼睛,只见我的妈妈坐在桌前聚精会神地写着什么。我轻轻地爬起来,用惊奇的目光仔细地看着,我明白了,妈妈又在学习文化。妈妈是个小学教员,又是我的班主任老师。她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了。灯光下,妈妈的鬓发中显现出银丝,那双慈爱有神的大眼睛已布满了血丝。床板的“吱吱”声惊动了妈妈。她回过头来。温和地对我说:“小岩,不舒服吧?”我赶忙回答说:“妈妈,没有。”我又接着说:“妈妈,都过半夜了,您还学什么啊?这么大年纪了,要注意身体啊!”妈妈站起来,认真地说:“不学习不行啊,教好学生是我的职责,白天上课没时间学,晚上再不学,就教不好你们了!”妈妈的话深探地感动了我,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往事。今年春季的一天,下班铃声已经响了。老师们陆续地回家了,可是妈妈还在教室里给学生补课,看她那耐心劲儿,好像根本不知道下班似的,辘辘饥肠催我提醒妈妈:“妈妈,下班了!”妈妈简单地回答说:“知道了。”连头都没抬,仍耐心地做着讲解。一个深秋,我班的张平顺同学还照旧穿那件单衣来上学。一天,妈妈间她:“平顺,怎么不多穿件衣服呢?天气多冷啊!”张平顺不好意思地回答说:“棉衣还没做好,我再没别的衣服了。”妈妈知道了这个情况,当天午后就把姐姐穿旧了的棉背心送给了张平顺。平顺同学接过棉背心,晶莹的泪珠便滚落下来。我出神地望着妈妈的背影,觉得妈妈的形象越来越高大,她那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可贵的忘我精神,真是我学习的榜样。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,有人用这句诗来讴歌教师的精神,多么贴切呀!我的妈妈,就是这样一位辛勤的园丁。

一位真诚的人

每当我路过那个地方,看到那个不起眼的角落,我就会想起那个人,想起他布满沧桑的脸,满是真诚的笑容,于是,一段往事便在我的脑海里回放。

那是一个周日的上午,我骑着我的自行车出去玩儿,好像有预谋似的,刚一过修车摊,我的自行车就没有气了。没有办法,我只能推着到修车摊去打气。到了那里之后,我习惯性摸摸兜儿,哇!居然一分钱都没有!可是已经到这里了,车又是这个样子,让我怎么办?于是便暗暗下了决心:一打完气,赶紧溜!我偷偷看了一眼那位修车的“爷爷”,他正在背对着我摆弄一个又脏又破的轮胎,这正是个好机会,我蹑手蹑脚地拿起地上的打气筒,自己动手安到了进气阀上面,然后迅速地打好气,扔下气筒,跨上车子就要飞!呀,车子怎么不听使唤呢?那个“爷爷”也正好看到了我,手里还拿个扳手和锥子,天呐!我愣在了那里!“爷爷”一把拽过我的自行车,支稳了后,说:“链子掉了,你能走吗?”然后三下五除二,嘿嘿,链子挂上了,又好像觉得太简单了,还把链子给我上了些油,最后对我说:“好了,你现在试试”。

借着他修车的空当,我仔细打量了他一下,年龄好像不是那么大,只不过长期的劳动使他看起来有些老,工作服虽然有年头,却也是干净清爽的,只是那双手,沾满了尘土和油脂。

我接过车子,尴尬地对他说“爷爷,我没有带钱,真对不起,耽误您的时间了”,他笑了“这点小事儿,不收钱,玩儿去吧,孩儿”,他的脸笑起来皱纹都聚到了一起,很苍老,但是却很是真诚。我心里涌起阵阵的暖流。

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,但是却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脑海中,每当经过那个修车的角落时候,就不由自主的把整件事情回放一遍,同时也促使我极力做一个对他人、对社会有用的人,像那位真诚的“爷爷”一样。

猜你喜欢

更多随机推荐
更多随机推荐